首页
走进祥和
企业介绍
领导致辞
企业文化
祥和精选
业务生态
服务体系
核心优势
精选赛道
祥和研究
祥和汇
祥和要闻
祥和谈资
联系我们
— 祥和要闻

源·财经|时事要闻(04.21-04.27)

来源:祥和启源发布时间:2025-04-28

『源·财经 时事要闻』栏目,梳理汇总近期国内外重要大事件,聚焦时政新闻、热点关注、行业趋势等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

01

国内大事件

1、新华社: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尽管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历史总会在曲折中前进。只要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冲破逆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

3、央行等4部门: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支持银行基于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开发存款产品,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参考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化定价。探索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定品种交割国际化,设置境外交收库。

4、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强化资金统筹安排,确保及时付款,并可对中小企业小额款项、长账龄款项依法协商提前支付,加力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5、央行等4部门: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建立上海市重点领域国企人民币跨境使用工作评价机制,鼓励“走出去”中央企业和国企优先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支付结算;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鼓励在沪银行扩大跨境贸易信贷投放降低企业人民币贸易融资成本。

6、中共中央政治局: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7、央行行长潘功胜: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8、发改委等3部门: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我国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与此前实施的2022年版清单相比,此次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到106项。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02

国际大事件

1、CCTV国际时讯:高额关税政策对美国小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一些小企业主近日支付的关税款,可能是之前的10倍还多。 内布拉斯加州的一家文具杂货店平时进口一批商品支付的关税在70到100美元左右,可最近进口的一批货品税款竟高达1108美元。

2、央视财经:美国银行调查称,自2001年有记录以来,计划减持美股的全球投资者人数已创历史新高。特朗普政府强行改变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秩序的做法,已导致国际资本对美国资产的配置意愿降低。

3、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晶体光伏电池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的终裁税率。个别柬埔寨企业被裁定反补贴税达3403.96%,越南“全国实体”倾销税达271.28%。

4、联合国:全球超过80%的贸易货物通过海运运输,海运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支柱。21世纪以来,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2023年,这些国家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份额已达到54%,而2000年时仅为38%。其中,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是主要推动力。

5、美国政府的加征关税政策,令外国企业在美国开展贸易变得越来越艰难。受此影响,多家德国的中小企业开始考虑暂停在美国的业务扩张。

03

财经与科技

1、证券日报: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我国持有债券总量为4.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700多亿元。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2、新华社:《2025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报告》称,2025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能力,将分别同比提高10%以上和30%以上。

3、大疆:去年大疆农业无人机海外发货量较2017年增长32倍,占全球总量的30%。第一季度海外发货量同比增长45%,其中拉美地区增长超200%,非洲超过100%,巴西、墨西哥等市场贡献显著。

4、参考消息:埃隆·马斯克表示,其“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受到了中国对稀土磁体出口限制的影响,中国希望保证其稀土磁体不用于军事目的。特斯拉正在与北京方面合作,以获得使用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证。

5、新华社: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04

行业与民生

1、新华社:2025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达到7.09亿吨;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产量有望分别同比增长0.5%、0.9%和0.2%,大豆产量将达到2117万吨,同比增长2.5%。

2、市场监管总局:第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同比增长7.1%,超过过去三年平均增速。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3、TrendForce: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加上马斯克关于Tesla Optimus 2025年数千台量产目标,头部本体厂商的量产计划将拉动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链生态布局与完整性。

4、IDC:2028年中国大数据IT支出规模预计为621.7亿美元,全球占比约10%,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9%,增速位居全球第一。

5、人社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30%。

6、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7、发改委:深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健全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跟踪回访闭环机制。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